新年新氣象!電車資源為您送上開工第一波全國各地重要新能源汽車政策。
國家層面:國補退出,政策更細更健全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一直以政策驅動為主,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國補。2022年12月31日國補正式退出,開啟了新能源汽車市場驅動轉型之路,但并不意味著政策驅動時代結束。從新年伊始發布的國家層面支持政策來看,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不僅沒少,反而更細致更健全,更偏向于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和應用。主要政策如下:
1.工信部等: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月30日,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在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運輸、規范鐵路運輸條件方面提出的具體措施有:在總結分析國際國內相關行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和鐵路運輸實際,《意見》明確,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不按危險貨物管理。同時,為保障鐵路運輸安全,托運新能源商品汽車時,托運人應提供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出口新能源商品汽車不受此限制)。《意見》還明確了電池荷電狀態保持在合理區間、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油箱處于正常狀態、托運新能源商品汽車時不應夾帶備用電池和其他電池等安全措施,確保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安全暢通。
2.工信部:落實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政策措施
1月1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通知》提到:有效擴大市場需求。支持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參與國家科技創新項目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將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續到2023 年底。落實擴大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消費以及綠色建材、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政策措施。

3.工信部: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新能源汽車后續支持政策
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央地協調聯動,特別是推動落實車購稅、車船稅、牌照等有關支持政策。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新能源汽車后續的支持政策,推進換電模式應用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特別是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城市試點,進一步強化質量品牌建設,穩定消費市場。
4.商務部: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
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會上表示,抓重點,穩住消費大盤。汽車、家電、家居、餐飲是消費的頂梁柱。我們將著力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擴大二手車流通。去年我們出臺了搞活汽車流通的政策,進一步打破了全國市場二手車的限遷,同時把經銷車輛從公司資產轉向商品,今年元旦又實施了新舉措,引導二手車交易由經紀模式向經銷模式轉變。
地方層面:因地制宜,更利于產業發展
盡管國補退出,但越來越多的地方出臺利好新能源汽車(包含新能源物流車)推廣應用的促銷費政策,包括購車補貼/獎勵、合規化政策、產業規劃和基礎設施完善等。據不完全統計,近期主要地方政策如下:
1.最高補貼1萬元!上海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方案》提出,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并已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等個人消費給予支付額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2.海南三亞:購置新能源汽車最高獎勵6000元
1月4日,海南省三亞市商務局發布《關于延長2022年三亞市促進汽車銷售消費券發放時間的公告》。《公告》提到,于2022年10月27日至2023年2月20日期間在三亞市汽車銷售企業購置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的機動車(包括新能源車和燃油新車,不含二手車),并開具正規發票,新能源車裸車購車發票10萬元以下,獎勵紅包3000元;10萬至20萬元,獎勵紅包4000元;20萬以上,獎勵紅包6000元。

3.最高處罰3萬元!山東出臺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
日前,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其中條例明確規定,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將貨物裝載、配載源頭單位納入安全生產監管范圍,明確各行業主管部門對貨物裝載、配載源頭的監管責任,違規者將按照相關條款進行懲罰處分。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4.廣西: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1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確要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環衛、郵政快遞車輛電動化進程,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按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下降目標任務。
5.浙江: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20萬輛
1月29日,浙江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印發《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產業集群化發展布局更加優化,產業規模和競爭力位居國內前列,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20萬輛,占全省汽車生產總量比重超過60%,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10%左右,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顯著提升;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比例國內領先,率先開展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商業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特色化發展新能源商用車及專用車。加快引進優質新能源商用車企業,盤活省內商用車產能。優先發展純電動商用車,結合物流運輸低碳轉型要求,積極發展換電、氫能等新能源重卡。推動專用車產業特色化發展,積極培育一批新能源專用車生產企業,加快冷鏈物流車、市政用車、自卸車等產品新能源化。鼓勵發展甲醇汽車,推動產品多元化發展。
6.天津:積極推廣新能源重型貨運車輛和城市貨運配送車輛
近日,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發布《天津市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加快運輸服務領域新能源的推廣應用,鼓勵公交、出租、城市郵政、環衛、城市物流配送(接入城配平臺)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優先選用新能源車型,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積極推廣新能源重型貨運車輛和城市貨運配送車輛,打造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應用試點示范區。
加快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體系,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區、交通樞紐、停車場等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環衛物流、公交等專用充電樁建設,鼓勵居民、企業自建充電樁。到2025年,全市公共充電樁總量達到40000臺。鼓勵各區結合實際推動LNG加注站、加氫站建設。探索在產業聚集區規劃建設新能源貨車配套基礎設施。
7.四川: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及貨運配送車輛電動化替代
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方案》明確:
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及貨運配送車輛電動化替代。穩步推進換電模式和氫燃料電池在重型貨運車輛、營運大客車領域的試點應用。推進主要港口港作機械、物流樞紐和園區場內車輛裝備電動化更新改造,到2030年基本實現電動化。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不含摩托車)達到40%左右。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加快城鄉公共充(換)電網絡布局,積極建設城際充(換)電網絡,鼓勵企業投資相關設施建設和運營。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鼓勵加氫站與加氣站、加油場站合建,推動已建加油站拓展加氫、加氣功能。實現快充站(換電站)覆蓋80%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和50%的公路客運樞紐站。到2030年,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設施全覆蓋,民用運輸機場內車輛裝備等全面實現電動化。
8.湖南:2025年每50公里就有一個充電站
近日,湖南省印發《湖南省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規劃》提出,普通國省道沿線充電站平均間隔少于 50 公里。加強高速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 區應同步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條件,建設或預留 充電設施停車位不低于服務區停車位總數 30%。加快推進普通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實現普通國省 道和重要農村公路沿線充電設施全覆蓋。

小結:2023年國補退出元年,但并不意味市場驅動立馬接棒,政策驅動退出歷史舞臺。從新年伊始發布的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政策來看,政策驅動依然在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應用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的是,國補政策是鼓勵企業生產和推廣新能源汽車,而現如今的政策更傾向于消費者,通過促銷費的方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讓消費者選擇產品的市場選擇方式,確實更利于行業發展。讓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更能避免同質化,形成差異化,更利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大家覺得呢?